hg0068皇冠登录入口
English
师生风采Example
师生风采
当前位置: 首页  > 师生风采  > 正文
【师者】胡先文:用真情托举学子青春梦
作者:匡敏编辑:黄玮审核:涂俊才发布时间:2022-03-28

“教书育人是我的使命所系、价值所在,我愿为党的教育事业奋斗终身!”2001年,理学院胡先文老师在入党志愿书上,写下了这样一句话,遒劲有力的字迹背后,映照着他赤诚的育人初心。

2021年研究生导师教书育人奖颁奖仪式上,接过校长李召虎颁发的证书的那一刻,胡先文激动不已。他说:“我愿做一座桥,帮助一代代学子抵达梦想的彼岸,是我最大的心愿!”

DSC_4005

2021年教书育人奖评选现场,校长李召虎为胡先文颁发荣誉证书 (蒋朝常 摄)

为人师表,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

1993年,胡先文来到华中农业大学工作,彼时的他,也曾在发展方向上一度迷茫。也是这段经历,让他深切地感受到“引路人”这一角色的重要性。

“遇到困惑,学生来请教我,是对我的信任。作为老师,如果不能不断提升自己,岂不是会误人子弟?”胡先文说。

正因如此,胡先文不断敦促自己,要与学生一起同学共进。从1999年到2008年,他一边执教,一边完成了硕士、博士阶段的学业。

在武汉大学攻博期间,胡先文的研究课题是“水相溶解甲壳素”,在当时,该课题被认为是个难啃的“硬骨头”。为了尽快取得突破,每天上完课后,胡先文就一头扎进实验室,他细心观察实验中的蛛丝马迹,认真梳理现象背后的机理,不断总结规律,最终摸索出了低温碱性条件下高效溶解甲壳素的方法。正是靠着这股子钻劲和拼劲,他迅速成为了科研团队里的“尖兵”。

这段科研经历,让胡先文总结出“现象-规律-原理-应用”的科研探索规律,并运用到了对学生的指导中。

胡先文老师与学生讨论科研方案(匡敏 摄)

胡先文老师与学生讨论科研方案(匡敏 摄)

胡先文老师指导本科生做科研

胡先文老师指导学生做实验(匡敏 摄)

2007届毕业生黄亮是胡先文指导的第一位研究生,彼时,同样身为“学生”的胡先文深知,研究生阶段是打牢科研基础和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时期,在学生科研“上路”阶段,既要“面对面”,也要“手把手”,更要“肩并肩”。

在指导黄亮时,他不仅“手把手”教,也注重平等地与他交流探讨,鼓励他提出自己的想法。每次做完实验后,无论成功失败,他都会引导黄亮思考实验现象背后的规律,分析原理,并思考如何进一步转化为实际应用。

正是在胡先文的悉心指导下,黄亮的科研热情被点燃了,不仅在读研期间收获了丰硕的科研成果,工作后,他坚持立足岗位开展科学研究,发表多篇高水平科研论文。

如今,已成为天津某生物科技公司总监的黄亮说:“胡老师为人谦和,治学严谨,数十年如一日‘激情满满’,不断将创新的想法变成现实,是他教会我在创新路上不断拓新笃行。”

胡先文老师与研究生探讨科研进展(匡敏 摄)

胡先文老师与研究生探讨科研进展(匡敏 摄)

理学院项勇刚老师是一位“80后”教授,胡先文正是他大学时代的班主任。他回忆说:“20年前,正是胡老师激发了我对科研的憧憬,在我心中埋下了科学报国的种子。”

来到理学院工作后,胡先文也经常与项勇刚谈心。“刚入职时,他告诉我,‘要抓住机遇,以时不我待、只争朝夕的精神,做开创性、有影响力的研究。’遇到挫折时,他鼓励我,‘要坚定做好科研的信心,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,结果自然水到渠成’;受聘为教授后,他告诉我,‘要戒骄戒躁,不忘初心,百尺竿头更进一步!’”……项勇刚坦言,胡老师亦师亦友,他积极、乐观的人生态度让自己深受感染,激励着自己不断努力前行。

甘为人梯,做学生成才的开路人

精心组织的案例、激情四射的讲解、天马行空的思维拓展,让胡先文的课堂充满了生趣。同学们说,“听胡老师讲课,是一种享受。”

“每个学生都是待点燃的火把!”在胡先文看来,“无论上什么课,都要把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摆在重要位置。”

毕业多年后,许多应用化学专业学子依然对《环境化学》这门课记忆犹新。

胡先文坚持将科技前沿与全球环境问题案例等融入课堂,大胆推进“过程考核”评价模式和“金点子”计划,鼓励同学们立足绿色发展,联系生活实际,提炼科学问题,并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方案。

每一期的“绿色发展大讲堂”上,同学们纷纷带着自己的“金点子”走上讲台,分享关于“雾霾”“水污染”“白色污染”等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,现场氛围十分热烈。

微信图片_20220328112619

胡先文带领同学们赴汉西污水处理厂参观学习期间留影(受访者 供图)

看着同学们兴奋的模样,胡先文也深受感染,他说,“很多时候,同学们的创意也给了我很多启发,更为我的教学创新注入了动力。”

不止于此,胡先文还发起了“环境化学百问计划”,鼓励同学们在课堂上深入讨论、碰撞思维;建立“环境化学学习网站”,收纳全球范围内的环保案例和历届同学们留下的“金点子”,以拓展同学们的视野。

胡先文老师在备课中(匡敏 摄)

胡先文老师在备课中(匡敏 摄)

第一次听说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时,胡先文便意识到,这是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好契机,他说,“希望在每个同学心中都种下绿色发展的种子,将来某一天,他们或许可以依托理念转换、技术创新等在国家和行业绿色发展中担当责任。”

为此,他精心构建课程思政案例库,坚持以鲜活的素材将绿色发展理念植入学子们心中,《环境化学》课程因此被列入hg0068皇冠登录入口“思政课程”与“课程思政”示范建设项目。

胡先文还积极参与《无机及分析化学》课程教学改革,该课程获批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、国家首批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。2021年,他作为主要参与人的相关教改项目荣获校教学成果优秀特等奖。

因材施教,做学生成人的铺路人

识才育才,胡先文有自己独到的方法。他说,“学生在校期间的发展关乎其一辈子,作为老师,要将心比心,当好栽树人和铺路石。”

2010年,张鹏飞来到胡先文课题组学习。胡先文发现,张鹏飞性格外向,处事方法灵活,主观能动性很强,他意识到,这个孩子可塑性很强,有针对性地培养,将来有望成为可担大任之才。

于是,他特地安排张鹏飞担任实验室总负责人,协助管理实验室。胡先文出国访学期间,实验室大小事务交由张鹏飞代为管理。这段经历,不仅给了张鹏飞主动思考、大胆作为的机会,也锻炼了他的团队管理能力。

硕士毕业后,在胡先文的推荐下,张鹏飞继续前往北京理工大学学习深造,博士毕业那年,张鹏飞在“博士后研究”和“直接就业”两个选择上举棋不定,他再次拨通了胡先文老师的电话。

在胡先文的建议下,张鹏飞选择了前往北京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,博士后出站后,张鹏飞不负众望,与导师和师兄一起,联合创办了宁波博雅聚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,现任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。

回忆起在胡老师课题组学习的时光,张鹏飞心中充满了感恩,他说:“在我人生的‘岔路口’,感谢胡老师为我引路子、搭台子,他负责的态度、求实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,教会了我责任与担当。”

对2013届毕业生潘信利而言,胡老师的无私帮助是自己一辈子都会牢记的恩情。她说:“自己的科研基础并不好,正是在胡老师的耐心指导下,我熟练掌握了真菌的发酵培养技术、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技术以及化合物结构鉴定分析方法。硕士毕业后,也是在胡老师的鼓励、支持和帮助下,我有幸获得了国家留学基金的资助,顺利进入德国莱布尼茨天然产物与抗感染病研究所学习。”

在胡先文看来,培养研究生不仅有成才的要求,更有成人的责任。面对“水土不服”、爱“打退堂鼓”或是“自暴自弃”的学生,胡先文坚持以情化人,用心呵护他们成长。

2020年初,一场突如起来的疫情,打乱了生活的节奏。好容易盼来了武汉“解封”,可即将毕业的研究生小雷(化名)却突然“失联”了,胡先文担忧地四处打探他的消息,可联系了他的家人和同学后却发现,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。

胡先文仔细分析小雷的情况:小雷家庭经济困难,科研进展本就不太顺利,因为疫情耽搁,毕业希望非常渺茫,是不是为了逃避现状故意躲起来了?想到这里,胡先文用尽心思,最终通过小雷的一位好友找到了他。

在胡先文苦口婆心的劝说下,在家乡某企业上班的小雷终于同意返校继续完成学业。

“不抛弃、不放弃,坚持下去就会迎来曙光。”为了全力帮助小雷顺利毕业,胡先文和小雷一起倒排“工期”,并不断鼓励他克服困难。每天到实验室后,胡先文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了解小雷的科研进展,和他一起梳理遇到的问题,总结新的发现。在胡老师的不断肯定和引导下,小雷渐渐看到了希望,做科研劲头也越来越足了。

2020年底留校学生联欢2020年底

2020年春节,胡先文陪留校学生春节联欢(受访者 供图)

那年春节,小雷决定留校做实验。看到学生朝着心中的目标努力,胡先文打心底高兴,为了给小雷加油鼓劲,他决定和家人一起留校过年,带着小雷一起包饺子、吃年夜饭……

2021年8月,穿上学位服参加毕业典礼的那一天,小雷心潮澎湃地面对胡老师深深地鞠上一躬,他动情地说:“感谢您没有放弃我,未来我一定好好努力!”

每年教师节,同学们的短信、电话纷至沓来,胡先文倍感荣耀。看着学子们奔赴祖国各地建功立业,胡先文说:“虽然我只是个平凡的老师,但责任重大、使命光荣。我将永远牢记初心,用真情托举学子们的青春梦!”

---友情链接---
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

版权所有:HG0086皇冠-hg0068皇冠登录入口-欢迎您Welcome

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1号华中农业大学

Baidu
sogou